返回列表

不止展示,更要“走进生活”!伍炳亮艺术中心落地鹏城,协会助推中国文化破圈

 

 

作为深耕深圳、赋能老字号传承与创新的核心平台,深圳市老字号协会始终以 “激活传统文化生命力,助力湾区文化繁荣” 为己任。917日,协会与中国传统家具界泰斗、明清家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伍炳亮及其团队展开深度对话,围绕明清红木家具技艺传承、高端文化空间打造及非遗文化活化等议题深入交流,为深圳乃至大湾区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探寻新路径、凝聚新合力。

 

 

一眼识得 “文化瑰宝”:伍炳亮团队的深圳价值

 

 

伍炳亮大师深耕中国明清家具领域四十余载,不仅是明清家具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传统家具非遗传承人”,更以 “复原明清经典、创新现代美学” 的理念,打造出众多兼具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的作品,其主导的 “伍氏兴隆” 品牌更是成为行业标杆。他带领团队在广东台山打造的3.8万㎡“伍炳亮黄花梨艺博馆”,珍藏超一千三百余款明清古典家具原件及伍炳亮大师改良设计创新之作的黄花梨和印度小叶紫檀明清家具传世收藏级珍品,每一件作品都承载着东方榫卯技艺的精髓,是接待国家及省部级领导、文化学者的重要非遗展示窗口。

 

 

更令人振奋的是,伍炳亮大师的团队已在深圳南山超级总部打造 “伍氏兴隆伍炳亮家具艺术中心”--这里不仅将成为明清家具工艺的研究与展示基地,更将融合现代设计思维,推出 “明清家具+生活美学” 系列作品,让千年木作技艺走进当代生活。这与深老协 “让传统文化扎根现代都市” 的理念高度契合,更与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打造文化强市的需求同频共振。

 

 

深圳市老字号协会“搭台赋能”:推动资源落地与品质升级

 

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共识,深圳市老字号协会主动扛起 “资源整合者” 与 “服务推动者” 的角色,为伍炳亮团队的深圳计划提供全方位支持:

 

 

对接政企资源,加速项目落地:针对 “伍炳亮家具艺术中心” 的高标准定位,协会已启动与深圳市委宣传部、文旅局及南山区政府的对接工作,协助团队向市区领导汇报项目规划,推动项目纳入深圳 “非遗保护与文化地标建设” 重点清单,助力这一中国传统家具文化地标早日扎根南山。

 

 

联动会员单位,提升接待与文创品质:考虑到深圳作为先行示范区的高端接待与文化传播需求,协会开放会员资源库--一方面协调会员单位提供优质接待用茶叶、国瓷永丰源茶具等物资,匹配伍氏兴隆伍炳亮家具艺术中心的高端调性;另一方面联动老字号文创企业,计划与伍炳亮团队合作开发 “传统木材 + 陶瓷”“传统木材 + 丝绸” 等跨界文创产品,让非遗技艺融入日常消费场景。同时,协会还将协助团队开展 “高素养、懂技艺” 的解说员培训,重点强化明清家具历史、榫卯工艺知识的讲解能力,助力伍炳亮家具艺术中心成为深圳非遗打卡地与高端外宾接待标杆。

 

 

策划传播矩阵,助力非遗出圈:协会将联合伍炳亮团队打造系列文化传播内容--待伍大师从台山非遗交流活动返回后,共同制作年度 “非遗传承” 主题专访视频,深挖其四十载坚守红木工艺的故事、明清家具修复的幕后细节及博物馆的珍藏亮点,后续联动深圳广电、“学习强国” 等官媒转发扩大影响力;下周理事会召开前,还将组织实地拍摄,结合台山中国传统家具文化素材剪辑专题片,为全球深商大会储备深圳非遗特色内容,让木作技艺走向更广阔舞台。

 

未来可期:深老协牵头,织密湾区非遗协作网

 

此次交流只是开端。深圳市老字号协会计划将伍炳亮团队的 “伍氏兴隆伍炳亮艺术中心” 纳入 “深圳国事外事接待资源库”,与国瓷永丰源、老香黄等协会优质老字号资源联动,探索 “非遗技艺+现代产业” 的融合新模式--比如联合举办 “深圳非遗文化周”,集中展示中国传统家具、陶瓷、传统饮食等老字号技艺;开设 “大师工坊”,邀请伍炳亮大师定期驻场授课,培养年轻木作技艺传承人,让传统文化从 “静态展示” 变为 “动态传承”。

 

 

深圳市老字号协会始终坚信,传统文化的传承不是守旧,而是在创新中延续生命力。未来,我们将继续以平台之力链接更多像伍炳亮大师这样的大国工匠非遗传承人,助力优质文化资源在深圳扎根生长,共同为大湾区文化繁荣书写 “传统与现代共生、传承与创新并进” 的新篇章!